惊心动魄10分钟!2厘米骨块卡在6岁男童食道
“医生,骨头卡在孩子嗓子里了!”11月4日中午,一位家长领着6岁儿子淘淘(化名)急匆匆赶到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·蜜桃视频 。原来,淘淘午饭吃排骨时不小心吞下一块骨头,随即感觉喉咙下方剧痛,吞咽困难。情况紧急! CT检查显示,一块扁平异物正卡在淘淘的食道入口,经消化科主任韩兆香、放射科主任李金城和耳鼻喉科主任李莉萍多学科联合会诊,迅速确定诊治意见。

情况紧急,必须立即手术!李莉萍主任团队当机立断,为其实施全麻下食道异物取出术。术中发现,这块扁平的骨片最宽处达2厘米,横卡在食道中,周围的黏膜已严重水肿,将骨头边缘紧紧包裹。
“操作稍有不慎,就可能导致食道穿孔,风险极高。”李莉萍主任介绍。
关键时刻,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,借助“连接硬质内镜系统”的食道镜精准探查,配合抓取力强的鳄鱼钳,在清晰视野下细致操作,很快取出完整骨块,避免二次损伤。手术整个过程仅用10分钟。

这10分钟,关乎孩子的安全,淘淘的家长焦急万分。这10分钟,手术团队紧密配合,快速行动。随着异物顺利取出,淘淘安全了,家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

科普提示,小异物,隐藏大风险
“千万别小看食道异物,它的性质、嵌顿位置和存留时间,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安全。”李莉萍主任说,食道异物通常会引起呼吸不畅、吞咽困难、流口水等症状,不同异物的风险等级截然不同:
低风险异物:如边缘光滑的豆子、硬币,风险相对较低。
高风险异物:骨头、鱼刺等尖锐异物,极易引发黏膜溃烂、穿孔、感染,甚至可能刺破食道壁,导致纵膈气肿、气管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。
致命风险异物:若异物卡在食道第二狭窄处,紧邻大血管,堪称“定时炸弹”;而纽扣电池更具危险性,它在食道内会发生放电、腐蚀,即便后期取出,也可能导致食道狭窄、瘢痕化,造成终身影响。
专家支招:预防与应对,牢记这几点
为避免此类惊险事件发生,家长应如何防患于未然?一旦发生又该如何正确应对?李莉萍主任提醒家长:
养成良好习惯:让孩子养成吃饭时专注、细嚼慢咽的习惯,避免在进食时跑动、说笑或看电视。
谨慎选择食物:尽量不要给幼儿直接食用带骨、带刺的食物,家长应提前妥善处理。
掌握正确急救:一旦发生误吞,切忌盲目采用吞饭团、喝醋等土方法,这些错误行为极易加重损伤,引发二次伤害。唯一正确的做法是:立即让孩子禁食禁水,并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就诊。
编辑:王凤娜
初审:李莉萍
复审:王启明
终审:齐 红